题苜蓿峰寄家人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参考翻译
参考赏析
- 赏析
-
这首诗实际上是写给亲人的一封书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也安慰妻子的思念。
诗的前两句照应题目“题苜蓿峰”从首宿峰写起。春天又来到苜蓿峰、胡芦河上。眼望边地景物,诗人不由泪下沾巾。开始就点出边地、点出季节。“逢”,实则是“又逢”,这就强调了置身边塞已非一日。“苜蓿峰”、“胡芦河”说的都是边地,上下两句以互文句式作反复说明,不仅点明地点,而且它们本身又是异地景物,从而强调了与“家人”相去之远。这一切正是触动诗人感情的契机。“泪沾巾”这一形象性的活动便概括了此时此地诗人的心情。至于“泪沾巾”的原因,则由下两句来具体写。格调是沉重的。
诗的后两句照应题目“寄家人”写自己的思念:妻子在家中是那样思念征人,却只能空然想想而己,她怎会知道沙场之上又是怎样地令人愁肠欲断呢?这里作者没有直接去写自己思念“家人”,却去写“家人”思念自己,而且知道“家人”是在“空思想”。“空”,有徒然之意,即使思念也难以排遣;“空”,又有凭空之意,叫思念也难知沙场征人之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理解和怜惜,也就衬托了诗人思念之苦,较之一般写家人亿征人更为深切。诗人之所以“愁”,是由于沙场征战之苦,是由于家人思念之苦,“泪沾巾”的原因在这里也就得到了回答。身为征人的诗人理解“家人”,同时也希望“家人”理解征人,慰藉之意,关切之情,自在其中。
全诗语言朴质自然,感情真挚深切,格调苍凉沉重,先从自己思念“家人”写开去,又从“家人”思念自己写拢来,结构回环,语意深长,很好地传达了诗人愁肠百转的心情。
岑参热门诗词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
-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 春遇南使,贻赵知音
-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玉门关盖将军歌
- 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淙…贻友人
-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 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时王子欲应制举西上)
- 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
唐代的诗人
朱景玄 白居易 杜甫 李白 李商隐 刘禹锡 王维 杜牧 贾岛 柳宗元 李贺 武则天 方干 韩愈 元稹 李端 王昌龄 杨炯 岑参 权德舆
热门诗人
猜您喜欢的诗人
罗隐 王蕴章 钱公辅 刘褒 宇文鼎 侯正卿 刘义度 孙梁 张松龄 宋若昭 房玄龄 葛洪 张文收 窦参 任昱 齐之鸾 赵善庆 庾吉甫 邵雍 曾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