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文典籍 > 千金方 > 千金方.唇病第五

唇病第五

作者:孙思邈

  (甲煎法二首,方二十首,灸法二首)

  润脾膏
  治脾热唇焦枯无润方

  生地黄汁(一升) 生麦门冬(四两) 生天门冬(切一升) 葳蕤(四两) 细辛 甘草 川芎白术(各二两) 黄 升麻(各三两) 猪膏(三升)

  上十一味 咀,诸药苦酒淹一宿,绵裹药,临煎下生地黄汁,与猪膏共煎取膏鸣,水气尽去滓,取细细含之。

  甲煎唇脂
  治唇裂口臭方。

  先以麻捣泥,泥两口好瓷瓶,容一斗以上,各浓半寸曝令干。

  甘松香(五两) 艾纳香 苜蓿香 茅香(各一两) 藿香(三两) 零陵香(四两)

  上六味先以酒一升,水五升相和作汤,洗香令净,切之,又以酒水各一升浸一宿,明旦纳于一斗五升乌麻油中,微火煎之,三上三下,去滓,纳上件一口瓶中,令少许不满,然后取∶

  ?两) 丁香(一两) 麝香(一两) 甲香(一两)

  上八味,先酒水相和作汤,洗香令净,各别捣碎,不用绝细,以蜜二升、酒一升和香,纳上件瓷瓶中令实满,以绵裹瓶口,又以竹篾交横约之,勿令香出。先掘地埋上件油瓶,令口与地平,以香瓶合覆油瓶上,令两口相当,以麻捣泥泥两瓶口际,令牢密,可浓半寸许,用糠壅瓶上,浓五寸,烧之,火欲尽,即加糠,三日三夜,勿令火绝,计糠十二石讫,停三日,令冷出之。别炼蜡八斤,煮数沸,纳紫草十二两煎之,数十沸,取一茎紫草向爪甲上研看紫草骨白,出之。又以绵滤过与前煎相和,令调,乃纳朱砂粉六两,搅令相得,少冷未凝之间,倾竹筒中纸裹筒上麻缠之,待凝冷解之,任意用之,计此可得五十挺。

  甲煎口脂,治唇白无血色及口臭方。

  烧香泽法

  沉香 甲香 丁香 麝香 檀香 苏合香 薰陆香 零陵香 白胶香 藿香 甘松香 泽兰上十二味各六两,胡麻油五升,先煎油令熟,乃下白胶、藿香、甘松、泽兰,少时下火,绵滤纳瓷瓶中,余八种香捣作末,以蜜和,勿过湿,纳着一小瓷瓶中令满,以绵幕口,竹十字络之。以小瓶覆大瓶上,两口相合,密泥泥之。乃掘地埋油瓶,令口与地平,乃聚干牛粪烧之,七日七夜不须急,满十二日烧之弥佳,待冷出之即成。其瓶并须熟泥匀浓一寸,曝干,乃可用,(一方用糠火烧之。

  炼蜡合甲煎法

  蜡(二两) 紫草(二两)

  上先炼蜡,令消,乃纳紫草煮之,少时候看,以紫草于指甲上研之,紫草心白即出之,下蜡,勿令凝,即倾弱一合甲煎于蜡中,均搅之讫,灌筒中,则勿触动之,冷凝乃取之,便成好口脂也。敷口面,日三。

  治紧唇方。

  缠白布作大灯炷如指,安斧刃上,燃炷令刃汗出,拭以敷唇上,日二三度,故青布亦佳,并治沈唇。

  又方 青布灰以酒服之,亦可脂和涂。

  又方 以蛇皮拭之,烧为灰,敷之。

  又方 水服蛴螬灰,良。

  又方 自死蝼蛄灰敷之。

  又方 又火炙蜡贴唇上,瘥。

  又方 炙松脂粘贴,瘥。

  紧唇,灸虎口,男左女右。

  又灸承浆三壮。

  治沈唇方。

  以干蛴螬烧末和猪脂,临卧敷之。

  又方 烧鳖甲及头,令烟尽,末敷之,日三。

  治唇生疮方。

  以头垢敷之,日三。

  又方 以胡粉敷之。

  治唇边生疮,连年不瘥方。

  以八月蓝叶十斤绞取汁洗,不过三日瘥。

  治唇生核方。

  猪屎平量一升,以水投,绞取汁,温服之。

  治唇舌忽生疮方。

  烧鸡屎白末,以布裹着病上,含之。

  治唇黑肿、痛痒不可忍方。

  取大钱四文于石上,以腊月猪脂磨取汁,涂之。

  又方 以竹弓弹之,出其恶血,瘥。

  又方∶烧乱发及蜂房、六畜毛,作灰,猪脂和敷之,亦治沈唇。

  治冬月唇干坼、血出方。

  捣桃仁,以猪脂和,敷之。

  治远行唇口面皴裂方。

  熟煎猪脂,将行夜,常敷面卧,行万里,野宿不损。

参考翻译

参考赏析

作者介绍

孙思邈    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公元581年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受到老师的器重,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由于当时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陕西境内的秦岭太白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当时的朝廷下令征孙思邈为国子监博士,被他拒绝了。孙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家经典,同时也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他选择了"济世活人"作为他的终生事业,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孙思邈还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开始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公元682年孙思邈无疾而终。《旧唐书》提到孙思邈“自注《老子》、《庄子》”,两书唐宋以来史志书目皆无著录,久已失传,故其关于道家思想的主张不得而知,唯蒙文通先生《晋唐老子古注四十家辑存》据赵秉文《老子集解》第六章“谷神不死”句,得孙思邈注佚文一条:“谷神,虚而灵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