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昪 朝代:唐代 李昪(888年-943年),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建立者。李昪原名徐知诰,是南吴大将徐温养子,曾任升州刺史、润州团练使,后掌握南吴朝政,累加至太师、大元帅,封齐王。937年(天祚三年),李昪称帝,国号齐。939年(升元三年),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变更旧法;又与吴越和解,保境安民,与民休息。943年(升元七年),李昪因丹药中毒而死,是为南唐先主,庙号烈祖,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葬于永陵。
徐霖 朝代:宋代 徐霖(1214—1261),字景说,西安(今衢县)人。南宋淳祐四年(1244)会元,授沅州(今分属湖南、贵州省)教授,未赴任。时宰相史嵩之恃边功胁理宗,植私党,专朝政。上疏言嵩之奸邪擅权,义正词严,同僚闻知,无不吐舌。嵩之因父母亡故,回家守丧,丧服未除,竟求复职,大学生144人及诸官群起而攻。理宗因感悟徐霖忠诚,升秘书省正字,后任校书郎等职。以所言不行,离京回衢,读书奉亲,怡然自得。郡守游钧买田筑学舍,请霖讲学,远近学子奔来求教者竟达3000人。十二年,任国史编修、实录院检讨、崇政殿说书,兼权左司等职。因知无不言,谗毁并起,乃求外调,知抚州(今属江西省)。任内勤政,祠先贤,宽租赋,赈饥穷,诛悍将,建营寨,近一月而政举化行。因被谗去职。离去时士民遮道,不得行,天黑始由小路出。景定二年(1261),知汀州(今属福建省),次年死于任所。人赞其“忠肝义胆,强暴不能夺其志”。著作有《太极图说遗稿》、《春山文集》等。故居华墅坂,学者称径畈先生。
张署 朝代:唐代 张署,河间人。贞元中监察御史,谪临武令,历刑部郎,虔、澧二州刺史,终河南令。诗一首。
杨敬述 朝代:唐代 杨敬述,唐朝诗人,有作品《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杨佥判 朝代:宋代 杨佥判名字不详。度宗时人。存词一首。
杜俨 朝代:唐代 杜俨,唐朝人。新安丞。诗一首。
刘言史 朝代:唐代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尝从武俊猎,有双鸭起蒲稗间,一矢联之,遂于马上草射鸭歌以献。武俊表请封官,诏授枣强令,辞疾不授。人因称为刘枣强。李夷简节度汉南,与言史少同游习,因以襄阳髹器千具赂武俊,请言史为幕宾。由是日与讌谈,歌诗唱答。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韩绛 朝代:宋代 韩绛(1012~1088),字子华,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第三子。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卒于哲宗元祐三年(1088)。宋仁宗(1023-1063)庆历二年(1042年)高中进士甲科第三名探花(榜眼是王珪,第四名是王安石),除太子中允、通判陈州。历户部判官,擢右正言、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嘉祐中,历知庆州、成都府、开封府。为三司使。英宗即位,迁给事中。治平二年(1065)权知开封府(《开封府题名记碑》)。神宗即位,拜枢密副使。熙宁三年(1070),拜参知政事,罢知邓州,徙许州、大名府。元丰元年(1078),知定州。六年,知河南府。哲宗即位,改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康国公。元祐二年(1087),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三年卒,年七十七。谥“献肃”。
冯伟寿 朝代:宋代 冯伟寿,字艾子,号云月,取洽子。宋代词人。
蔡文姬 朝代:两汉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
李世民武则天刘邦刘彻
李清照李煜辛弃疾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李商隐杜牧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唐寅(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徐渭解缙杨慎